中国·银河集团-www.9873.cσm|官方网站

互动式体验景观在社区中的应用探究

日期:2020.12.21来源:未知

互动式体验景观在社区中的应用探究

现如今的社会节奏日益趋于快速化,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生活轨迹逐渐变为家——办公场所——家的一线化。人们的社交方式逐渐从现实社交转为媒体社交的方式,人情淡漠的社会现象日趋增多。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需要与社会中其他人进行自由交流、分工合作,这是保证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居住区得以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在现代社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加强互动性景观的营建,加强人与环境的交流和互动性,共同营造社区的良好氛围。
 
01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导致了各种不同的压力,人们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加之休闲生活趋于单一化,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以及新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开发商也投其所好地在景观建设上大做文章,住区景观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客观上讲,这种局面促进了我国住区景观设计和建设行业的发展,但过速流行的风潮也必然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景观物质空间的形式化、贵族化、欧美化的景象;另一方面,城市住区内部孤独(与子女分居的老人)或遁居(身心疲惫的工作者)住户日渐增加,而邻里关系却趋于冷漠,城市居民与自然生物的距离也变得十分遥远。
所以,很多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在感慨“住区环境越来越漂亮”之余,逐渐萌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原因在于人们大多习惯于作为“住区入口-自家单元入口”一条线上的匆匆过客,无法融入并成为住区景观的一部分。
在国家层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出现代住区景观环境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如“绿化系统追求景观需求有余,满足生态需求和消闲需求不足;住区封闭性和住区匿名性加剧了人际关系淡漠”。
社区景观作为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首先应该是有趣的景观。而如今社区景观设计里的设计元素,如建筑、道路、广场还有景观植物的设计等过于流于形式,较少地注重关照人的感受,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性不足。
在设计手法上,由于现代设计观念崇尚精神层面,对于景观的营造比较注重美感与意境,游客只是单纯进行视觉上的欣赏,形成景观向人单方面的映射,而非互动。在创新力上,一些游乐设施以及景观小品相对陈旧老套,不足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基本概念剖析
1.2.1 “社区”
在城市建设史中,社区(Community)概念的出现和社区运动的展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在对于社区问题的讨论中,人们意识到了“人”与“人”的娇娃那个活动对于住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人车分离”、“邻里单位”等)来鼓励“人”的活动,和培养和谐、融洽的居住共同体。社区概念在1933年被我国燕京大学师生在翻译芝加哥学派社会学文献中采用“Community”才被引入,1999年我国民政部明确指明社区的定义,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常其具有五个基本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②一定数量的人口;③共同的风俗与文化;④社会组织与制度;⑤社会群居生活;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它是我国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社区(Community)”一词并非单纯指“人-人”构成的团体,它所囊括的范围应包括生物群落和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装置与小品。同时“社区”还是一个具备时间性的概念,它的形式并不是建立初始就固定下来的。只有当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居住者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共处并相互熟识之后,他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亲睦友善的感情,居民头脑中才能逐渐形成“社区”意识。所以,新建成的住宅区是不能被称为社区的。
 
 
1.2.2 “互动性景观”
“互动”最早来源于社会学,1908年《社会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互动”一词,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存的社会交往活动。广义的互动性景观来源于现代景观生态学理论,倡导把人、动物、植物等生物作为设计元素纳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呼吁人们积极关注居住环境,通过与环境交互互动达到社会关系融洽、生态关系和谐的景观环境。狭义的互动性来源于互动游戏和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在景观设计中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如光影、声学、模型等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与之产生行为、感官、情感的交流。(互动本身存在历史悠久,但对它在景观中的应用联系研究还是近些年兴起的,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人类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人与景观的互动层次较广,情感上、行为上都进行着交流和能量转化。空间规划、景观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通过互动设计理念的提出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欧美国家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Smith和Bungi(2006)展示了人本主义和象征性互动主义范式在设计中的作用。象征性互动主义是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性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一种活动,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中心问题是象征符号与社会互动的关系,或者说是以象征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以人为本的观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当代建筑思想和实践中,同时提出形式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平衡将改善设计、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行为互动。同时,在关于住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很多,但因其形态大多属低密度或分散布局,有关社区景观的研究大多属住宅庭园类型,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中国城市中高密度的集成住宅区的特定环境。
 
1.3.2 亚洲地区部分国家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日本是一个人口高密度的国家,特别在东京、大阪、横滨等大都市地区,居住密度相当高,因此对于居住环境建设也相当重视。同时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景观的创造活动”的兴起与迅速普及,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且此类活动多由地方或居民自发开展。日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不断创新的研究。户田芳树指出,在21世纪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更多的项目将由追求“形态”转移到衍生“自然”。佐佐木叶二认为未来的城市将产生出能够与环境进行对话的设计要求,在他的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体现人与自然共生,为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好接触的场所。
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花园城市”概念,从实用角度触发推广组屋制度。组屋景观环境设计在注重“观感”同时也注重景观与人的亲近性,强调居民的可达性,设置连廊系统满足居民出行要求,通过对架空层设计增加居民有效活动空间,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居民的生活需要和活动交流。
 
1.3.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刘滨谊教授1999年所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特别提到“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并指出了用景观营建有活力的居住社区的意义所在,“住区公共场所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围墙小品设施吸引住户走出居室,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界万物的交往空间,还可以就近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设施齐备的软质和硬质活动场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动的行列,提供住户之间人与人的交往场所,进而从精神上创造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同年,中国人居环境与园林景观论坛上,有地产策划师指出某些住区“不够野趣,不够自然,过于人工化”(曾宪斌),缺少参与性等。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风景科学研究所等共同编制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提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美化生活环境以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原则和历史性原则。
许景涛与魏惠娟(2009)通过感官体验、身心融入、自发参与3个层次分析人与园林小品情感置换的互动过程,并提出了园林小品互动设计的常用手法,即通过与环境的结合、重视生活的反映、人文精神的传承等。
孙健(2012)认为互动设计将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占得一席之地,因为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互动需要,总结了互动性设计的手法,在绿化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农田的引入,芳香植物的运用使得居住区户外具有教育和体验的意义,加强游戏和体育运动景观的设计,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内使得人们与环境接触和互动。
 
02互动性景观在社区的应用
 
 
互动式景观的设计特点
2.1.1 开放性
良好的居住区互动性景观营建首先具备开放性,由于社会背景、专业知识不同,人群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避免先入为主而实现其最大的公共性。
在居住区内互动性景观营建过程里,开发商和设计者在环境营建初始应考虑当地居民和潜在使用群体对环境的要求,把居民纳入设计来审视和定义场地空间的性质,通过对居民行为模式的分析、活动频率的强弱、景观环境的喜好等,或引导居民适当参与到景观施工中去(如社区花园,结合场地现状,设定符合居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规划。

图1 社区花园的营造
 
2.1.2 参与性
现代景观已经从传统的“静观”转向“参与”、“介入”的互动形式。人逐渐成为景观的构成元素或是能引起环境意义变化的关键因素。设计者应将居民的行为活动、参与互动纳入景观中,通过人在环境中的作用使得景观更具意义,让居民从平常的观赏转变为主动地实践参与,在互动中更好的体会景观的思想内涵。
居住区互动性景观需要增加居民与景观沟通的渠道,在任何景观之间形成交互作用,促使活动开展来诱发新的活动。
 
2.1.3 变化性
设计者利用交互式手段来打造互动性景观,如增加具有可摇摆、转换、移动和各种可能性组合等特质的基础设施。通过融入一些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元素,唤起居民参与景观的欲望。设计者只能预测这种介入与参与的发生并为之提供条件和契机,而不能决定环境最终的形态和意义。介入环境,参与环境建构的形式以及对景观产生影响的主动权掌握在使用者受伤。居民通过行为活动来与环境交互,使枯燥、静态的场地转变为充满活力和乐趣的空间,并从中感受到无限景观的魅力。
居住区互动性景观的营建同样注重对自然因素的应用,把风能、光线、季节、雨水、冰雪灯光元素融入到人造环境中,通过居民不断注入的关注和活动,把自然纳入设计,使传统静态的景观变得充满动感,富有变化和奇趣,加强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认同,营建一个多变且充满活力的居住空间。
 
2.1.4 交往性
人们在使用环境时聚集、活动能够塑造场所精神,使用者在居住区活动中获得物质要素和精神满足的同时必然引发一定的人际互动。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往,互动性景观通过增加居民交往场所和交互契机,给人们提供沟通交流的空间以促进居民之间互动发生的可能。“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的发生”,这是活动的聚集效应,互动性景观能够刺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人们投入活动并建立社会关系,通过促进机缘关系交往的产生来激发更深层次的交往活动。
 
2.1.5 教育性
在营建互动性景观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把宣传教育注入设计内涵,在景观建设中传递对自然的热爱及保护,引导居民约束自身行为和激发起精神感悟。提高居民的景观认知,用景观引导人的行为和构建新的意识形态,使人们发觉景观对生活的改变,开始关注与周遭事物的情感交流、体验,激起对自然的热爱。努力使生态、和谐等理念深入人心,在精神方面给以塑造和影响,激起大众尊重、赞美自然的情怀,让居民体会到景观设计体现的思考和内涵,并从中得到启示。

图2 社区自然教育
 
 
互动式景观设计原则
2.2.1 感官调动原则
加强居住区体验式景观设计,注重感官调动原则,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方面加强景观元素的表达,全方位调动感官使人融入环境。改善居住区设计重视视觉效果而忽视对其他感官进行引导的现状,让居民能够对景观有多方面的体会。鼓励居民在环境中探索,体验环境的实质并与其建立联系,在行为和精神层面产生互动,激发对自然的感知和热爱。
 
2.2.2 生态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不该只是为了愉悦大众眼睛、注重视觉效果,而应该提升居民整体审美观念和激发居民对环境建设的道德参与。在开发、设计居住区的过程中树立生态的整体意识,对于土地做最小干预化设计,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考虑功能和场地问题,还要考虑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问题,把整个环境纳入思考当中。
 
2.2.3 地域性原则
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对当地的区位地理条件加以分析,适地适树,避免盲目移植,创造出反映地域特征的景观环境。尊重 场地原有特征和历史文脉,将特有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用物质景观实体表现出来,与居民产生互动。强化一些民俗活动的举办,使居民在活动的渲染下激发出激动、敬畏、兴奋等情绪,使思想意识的得到感染。通过群体活动建立起交往关系,改善城市中群体性活动逐渐消失弱化的现象,有利于加强居民团结,强化人们对本土历史的记忆和认同感。
 
2.2.4 居民参与原则
居住区内景观随着时间变迁、人的活动参与,其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肌理都会产生持久和新鲜的变化。在物质层面上,通过景观理论知识构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在精神层面上,注重社区文化在景观环境中的表达,通过宣传栏、社区杂志等方面来强化居民的集体意识,加强住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住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以此促进和谐社区的有序建设。
加强社区组织和社区群体的建立,强化居民自发组织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居民参与的引导和支持,提高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居民适当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开发中,密切和强化居民的社会关系,有效增进居民之间的人际互动,推进公众参与在我国社区建设的进程。
 
 
社区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2.3.1 人-人的互动性
关于居住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并不罕见。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人”关系的疏远,社区归属意识的淡薄,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而在规划设计界,也不乏有识之士不懈努力,旨在个人能力所及范围内,通过引导性的规划设计来促进社区交往活动。
“人-人”关系的淡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引起:①住房形式的改变: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了住宅市场化开始实行。商品房不仅作为消费品还成为了投资品,住房市场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②居民结构的改变:城市的发展运作导致了许多外来人口的增加,社区成为了新增人口的主要消化空间。城市居民间的户外交往随着异质性人口的增加而减少,人们从相遇、相知到建立交往圈并重组社会邻里结构,确定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随着异质性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社区归属感的建立较为薄弱(例如租房到期问题)。
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互动性偏向进行分析可得出,在偏向人与人交互的场地,首先要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且需要控制活动场地的人口密度,防止密度过大造成陌生人太多而降低了结识邻里的机会,并且应该考虑各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从而进行包容性设计。

表1 不同年龄人群对交往活动的偏好差异
 
2.3.2 人-植物的互动性
人与植物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植物的接触机会和植物带给人的感受上。主要可以通过:①增加居民视线与植物接触的机会,如采用多种绿化形式,丰富居住空间的绿视率;②提供居民与植物间的可接近性,提供适宜的近赏植物,并在活动广场及使用率高得场所设置休憩设施,提高居民接触植物的可能性;③应注意场地设计与植物材料的相结合,可使用灌木丛铺设的小型植物迷宫,藤蔓植物搭建的休息凉亭等方式实现;④可适当地突出植物造景,孤植的形态美、群植的气势恢宏、散植的意境,多种搭配的灵活均可达到目的。
 
2.3.3 人-小品、装置的互动性
人与小品、装置的活动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①知觉互动(五感互动),是在形态、色彩、空间针对五感的某一感官进行刺激强化;②行为互动,也可称作沉浸式互动,使人们从被动、依赖性获得感受到主动认知体验的过程;③情感互动,是从单向的信息传递到多维度、非线性的信息获取;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过程。
 
 
案例分享——苏州苏南万科·公园里
此次案例是由张唐景观于苏州吴江长板路一处十字路口两侧的设计,周边住宅区密布,但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图3 苏南万科·公园里平面图

图4 苏南万科·公园里鸟瞰图
 
2.4.1 人-人、人-植物的互动
此设计在儿童活动区中设置了草坡中的隧道活动空间,让儿童近距离地亲近自然要素,也提供给儿童们较为隐秘的空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了游玩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儿童的协作能力。

图5 掩映在草坡中的儿童活动区
 
2.4.2 人-装置的互动
场地的波纹水台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静水面,首先是通过内部的造浪机模拟出自然的海浪,不管是在听感上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受还是在触感上给人们提供以接近、触摸的可能性,都是此次设计的成功之处。

图6 夕阳下戏水的母子

图7 人们通过触摸水台的侧壁来近距离感受波浪
 
 
03总结与展望
居住区景观环境关系到居民日常活动开展、生活方式的塑造,随居民的精神层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城市居住区模式的转变、居民结构的变化,住区的异质性增加导致居民互动行为减少,环境丧失活力,在这样得到环境背景下提出基于互动性的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住区规划设计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学科较多,并会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和变化,关于它的研究需要不断更新和变化、推进和完善。
 

联系我们

⊙ 求职专线:0551-65732628-865
⊙  简历投递邮箱:zhsthj888@163.com
⊙  联系人:13955146464(王先生)
⊙ 公司网址:
⊙ 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深港城7栋6层
 

 
注:图文整理自现代园林,仅供学习分享关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编辑:admin)